1. <em id="wxajf"></em>
        1. <div id="wxajf"></div><em id="wxajf"><label id="wxajf"><nav id="wxajf"></nav></label></em>

          1. <div id="wxajf"></div>
            <button id="wxajf"></button>
            關于舉行2019年校級教師職業能力競賽現場比賽的通知
            日期:2019-05-14 00:00:00  發布人:Kjxy_jwc  瀏覽量:595

                                   



             

            關于舉行2019年校級教師職業能力競賽現場比賽的

                

             

            各學院:

            為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并為2019年全國、全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遴選參賽選手,現決定舉行我校2019年教師職業能力競賽現場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比賽時間

            517日(周五)下午1:456:00

            二、參賽對象

            各二級學院遴選、推薦的參賽團隊負責人(詳見附件1

            三、比賽地點

            現場比賽4進行,每組5評審專家,具體安排如下:

            組號

            課程所在院系

            比賽地點

            一組

            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音樂學院

            雨花校區一教學樓1-3-1

            二組

            軟件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雨花校區一教學樓1-3-2

            三組

            藝術設計學院、商學院

            雨花校區一教學樓1-3-3

            四組

            智能裝備技術學院、藥學院

            雨花校區一教學樓1-3-4








            四、比賽程序

            專家從參賽團隊報送的參賽教案中隨機抽取一個知識(技能)點。

            參賽教師現場備課30分鐘(備課教室為雨花校區五教學樓5-3-9)。

            備課完成后,參賽教師到比賽教室現場教學展示15分鐘,答辯5分鐘。

            專家按評分指標(詳見附件2)進行綜合評分。

            五、比賽要求

            1、請各學院通知、指導本學院參賽教師做好現場比賽準備;

            2、請參賽教師1:45到指定教室抽簽,比賽順序由抽簽決定;

            3、請參賽教師自備備課電腦,并提供一份有清晰知識點結構的參賽教案紙質版,作為專家抽取參賽知識點的主要依據;

            4、原則上由團隊負責人參與,如確有原因,可由參賽團隊成員比賽;

            5、參賽團隊如無特殊情況缺席比賽,或未履行請假程序,視為自動放棄參賽資格。

             

            附件:1.參賽團隊負責人名單

            2.教師職業能力競賽課堂教學賽項評分指標

             

             

                                                  教務處

                                             2019513


             

            附件1:          

                          參賽團隊負責人名單

            序號

            負責人

            所在院系

            組次

            1

            王華

            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組

            2

            尹姿云

            人文與音樂學院

            3

            毛文祺

            人文與音樂學院

            4

            陳健

            人文與音樂學院

            5

            邵清雋

            人文與音樂學院

            6

            李曼琳

            人文與音樂學院

            7

            杜鵬

            人文與音樂學院

            8

            陽賽玉

            人文與音樂學院

            9

            姜茴瀧

            軟件學院

            二組

            10

            黃蓉

            軟件學院

            11

            劉敏

            軟件學院

            12

            鄧卉

            軟件學院

            13

            胡勝豐

            軟件學院

            14

            李尹

            人工智能學院

            15

            段琳琳

            人工智能學院

            16

            艾瓊龍

            人工智能學院

            17

            周志化

            人工智能學院

            18

            余御瑋

            藝術設計學院

             

             

             

             

             

            三組

             

            19

            陳福群

            藝術設計學院

            20

            劉曼

            藝術設計學院

            21

            呂宙

            藝術設計學院

            22

            顧振雷

            藝術設計學院

            23

             

            商學院 

            24

            吳蓓蓓

            商學院 

            25

            周靜云

            商學院 

            26

            李曉燕

            商學院 

            27

            周原兮

            商學院 

            28

             

            商學院

            29

            李丹

            智能裝備技術學院

            四組

            30

            鄧婷

            智能裝備技術學院

            31

            譚智

            智能裝備技術學院

            32

            李瑤

            智能裝備技術學院

            33

            范潤宇

            智能裝備技術學院

            34

            鄧贊

            智能裝備技術學院

            35

            何蓉

            藥學院

            36

            任娜

            藥學院

            37

            李思敏

            藥學院

             

             


            附件2:    

                          教師職業能力競賽課堂教學賽項評分指標


            評價指標

            分值

            指標分解

            教學

            設計

            25

            1.教學目標適應新時代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符合國家和本省教學標準、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有關要求,表述具體、明確,可評測,重點設定和難點判斷準確、有據。

            2.學情分析準確,針對性強。

            3.教學內容科學、嚴謹,結構清晰完整,結合實際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現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反映相關領域產業升級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教學容量適中,內容安排合理、有序,有效支撐教學目標的實現。

            4.教材選用符合規定,授課計劃和課程標準(大綱)完整、規范。

            5.教案完整,符合日常教學實際,且清晰列出知識與技能點清單。

            A

            21~25

            B

            17~20

            C

            12~16

            D

            8~11

            教學

            實施

            30

            1.按照提交的教案實施課堂教學,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實踐性教學內容源于真實工作任務、項目或工作流程、過程等。

            2.教學手段與方法恰當,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專業教學落實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實踐教學符合職業規范與科學嚴謹要求,結合實際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現文化育人、實踐育人,注重工匠精神培育。

            3.教學活動與環境創設合理、規范,學生參與面廣,強調做中學、做中教,教學互動流暢、深入,能針對學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

            4.教學考核評價科學多元、方式多樣有效。

            A

            27~30

            B

            22~26

            C

            17~21

            D

            12~16

            教學

            效果

            15

            1.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明顯。

            2.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A

            14~15

            B

            11~13

            C

            8~10

            D

            6~7

            信息

            技術

            應用

            10

            1.合理、有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拓展教學時空,改進傳統教學。

            2.恰當運用優質數字資源、信息化教學設施開展教學。

            3.能夠采集、分析和應用教與學全過程行為數據。

            4.注重促進師生信息素養的提高。

            A

            10

            B

            8~9

            C

            6~7

            D

            4~5

            特色與

            創新

            5

            1.理念先進,立意新穎,方法獨特;

            2.發揮技術優勢,創新教學模式;

            3.具有較高的思想性、科學性與藝術性,有較大的借鑒和推廣價值。

            A

            5

            B

            4

            C

            3

            D

            1~2

            教師

            基本

            素養

            15

            1.主講教師儀表端莊、語言規范、講解有激情、親和力強;

            2.課堂組織嚴謹規范,展現出良好的師德師風、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功底,專業教師展現出良好的雙師素質;

            3.回答問題聚焦主題、科學準確、思路清晰、邏輯嚴謹、表達流暢,充分發揮教學團隊優勢。

            A

            1415

            B

            12~13

            C

            8~10

            D

            6~7

                

                    























































              備注:每位評委獨立評分,所有評委總分的平均值為選手最后得分。競賽名次原則上按照選手得分高低排序。按獲獎總數不突破預定計劃的原則,總分相同時,依次按照教師基本素養、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應用、特色與創新得分高低排序。

             

             

             

            收藏本頁
            分享到
            相關鏈接

              1. <em id="wxajf"></em>
                1. <div id="wxajf"></div><em id="wxajf"><label id="wxajf"><nav id="wxajf"></nav></label></em>

                  1. <div id="wxajf"></div>
                    <button id="wxajf"></button>
                    分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