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于舉辦2019年校級教師職業能力比賽的通知
各部門: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職業能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選拔優秀教師團隊參加省職業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競賽,擬啟動校級教師職業能力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賽項設置
本次選拔賽設課堂(實訓)教學、專業技能操作兩個賽項。
課堂(實訓)教學賽項重點考察教師依據教學標準及學情進行教學設計、組織實施教學、達成教學目標、開展教學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專業技能操作賽項重點考察教師專業領域核心技能水平和基本職業素養。
二、 比賽內容
1.課堂教學賽項競賽細則,見附件:2019年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教師職業能力比賽課堂教學賽項競賽方案。
實訓教學賽項內容根據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實訓教學賽項確定。
2.專業技能操作賽項設工業產品數字化設計與制造、云計算技術與應用、會計技能3個賽項,比賽規程參照2018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學生技能比賽相同項目規程確定。這三個賽項分別由智能裝備技術學院、軟件學院、商學院承擔,三個學院須按照競賽規程,組織教師團隊,開始備賽。制訂備賽方案,在4月10日前報教務處,備賽時間4月至6月,7月初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決賽。
三、有關要求
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教師職業能力比賽,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賽,做好參賽教師的保障工作,精心組織好本部門的遴選工作,擇優推薦教師及作品參加學校組織的選拔賽。
附件:2019年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教師職業能力比賽課堂教學賽項競賽方案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2019年3月20日
2019年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教師職業能力比賽課堂教學賽項競賽方案
一、組織機構
2019年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教師職業能力比賽課堂教學賽項(以下簡稱賽項)成立賽項組委會,具體名單如下:
主任:戚人杰
副主任:周亮
委員:黎曉明、成奮華、譚樂平、佘正德、成梅、莫鈞、孟迪云、周金彩、趙阿華、彭彩霞、黃志剛
二、比賽內容
1.參賽團隊選取1-2個教學模塊、項目或教學單元進行教學設計,并從中選取一次課進行課堂教學。教學設計選取內容必須包含1個以上相對獨立、完整的模塊、項目或教學單元,總課時量不少于8課時,且已應用于實際教學。
2.參賽內容應依據教育部印發的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標準或課程教學大綱等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有關要求進行設計,應與國家規劃教材內容相對應。
(1)思想政治課應根據《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 2號)、《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教社科[2015] 3號)的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和制作,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新版本統編教材。
(2)參賽作品所涉及的專業必須是我校在教育部備案,并有在校生的專業。
三、參賽對象及要求
1.我校在職在崗教師均可報名參賽。
2.賽項為團隊賽,設團隊負責人1人,成員1-2人,每位教師限參加一個團隊。
3.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作品第一完成人不得作為團隊負責人參賽。
4.歷年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獲獎作品不得再次參賽。
四、名額分配
根據省教育廳對學校專業大類分配名額的規定,學校對各部門需提交的作品數量進行了具體分配(附表1)。
五、比賽辦法及時間
1.由各部門組織初賽,要求所有公共課、所有專業(或專業方向)都有初賽作品,4月30日前從中遴選出分配表中足額數量的作品參加校級選拔賽,將報名表格、參賽資料(參賽視頻、教學材料)提交至教務處5-3-2辦公室,電子郵箱:hnkyjg@163.com。
2.學校統一組織校級選拔賽,比賽方式如下:
(1)網絡評審。邀請專家網絡評審參賽資料,按評分方法(附件2)進行綜合評分。(5月6日—8日)
(2)現場比賽:參賽團隊從報送的參賽內容中隨機抽取一個知識(技能)點,現場備課30分鐘,現場教學展示15分鐘,答辯5分鐘。專家按評分標準進行綜合評分。(5月9日—11日)
(3)以網絡評審評分( 權重60%)和現場比賽評分(權重40%)綜合評定最終得分。
3.根據綜合排名情況,結合省教育廳對專業大類參賽數量的規定(每個專業大類限報3門,且所報參賽作品需覆蓋學校所有專業大類),學校于5月13日前公布入圍省賽名單。
4.入圍省賽教師團隊根據專家意見,優化參賽資料,于6月5日前提交至學校教務處。
5.學校將最后的參賽資料于6月10日前統一提交至省教育廳。
六、參賽資料及要求
1.參賽資料包括視頻和教學材料兩類。
2.視頻包括不超過10分鐘的教學設計講解視頻和35-45分鐘的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教學設計講解視頻使用教學設計課件直接講解錄屏,不需要教師出鏡;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必須使用單機位全程連續錄制,清晰呈現主講人的課堂教學實況,不允許剪輯。視頻均不得加片頭片尾、字幕注解等,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格式要求詳見附3。
3.教學材料包括教學設計稿、教案(與教學設計呼應)、學期授課計劃、課程標準(大綱)和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有材料以PDF格式提交,應規范、完整、簡樸、實用。
4.所有材料均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學院和個人信息。
5.參賽作品應為原創,資料引用應注明出處。若引發知識產權異議和糾紛,由參賽者承擔責任。
七、獎項設置
1.競賽設單項獎和團體獎。單項獎按作品總數的10%、15%、25%設一、二、三等獎;團體獎以部門為單位設優秀組織獎。
2.名次評定。所有參賽作品按照總分進行排序。分數相同時,依次比較網絡評審的教師基本素養、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應用、特色與創新評分,分高者列前。
3.學校將給獲獎的部門、教師團隊頒發證書及獎勵。
八.其它
1.各部門要認真審核參賽作品的準確性、真實性和有效性以
及教師參賽資質,如有違反,將視情況予以扣分,直至參賽作品記0分。
2.此方案最終解釋權歸競賽組委會。
(聯系方式:教務處 周甜甜 18684995321 )
附:1.2019年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教師職業能力比賽課堂教學賽項名額分配
2. 課堂教學賽項評審評分指標;
3. 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制作要求;
4. 參賽報名表
5. 報名匯總表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2019年3月20日
附1
2019年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教師職業能力比賽
部門 |
專業大類 |
課程名稱 |
提交作品數量(件) |
軟件學院 |
電子信息 |
|
5 |
人工智能學院 |
電子信息 |
|
3 |
公共基礎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1 |
|
智能裝備學院 |
裝備制造 |
|
6 |
商學院 |
財經商貿 |
|
6 |
藥學院 |
食品藥品與糧食 |
|
4 |
醫藥衛生 |
|
2 |
|
藝術設計學院 |
文化藝術 |
|
6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公共基礎 |
思政課 |
2 |
人文音樂學院 |
大學英語 |
2 |
|
大學語文 |
1 |
||
高等數學 |
1 |
||
體育與健康 |
1 |
||
心理健康教育 |
1 |
||
公共藝術 |
1 |
||
創業就業學院 |
創業就業指導 |
1 |
|
合計: 43 |
課堂教學賽項名額分配
附2
教師職業能力競賽課堂教學賽項評分指標
評價指標 |
分值 |
評 價 要 素 |
指標分解 |
教學 設計 |
25分 |
1.教學目標適應新時代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符合國家和本省教學標準、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有關要求,表述具體、明確,可評測,重點設定和難點判斷準確、有據。 2.學情分析準確,針對性強。 3.教學內容科學、嚴謹,結構清晰完整,結合實際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現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反映相關領域產業升級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教學容量適中,內容安排合理、有序,有效支撐教學目標的實現。 4.教材選用符合規定,授課計劃和課程標準(大綱)完整、規范。 5.教案完整,符合日常教學實際,且清晰列出知識與技能點清單。 |
A等 21~25 |
B等 17~20 |
|||
C等 12~16 |
|||
D等 8~11 |
|||
教學 實施 |
30分 |
1.按照提交的教案實施課堂教學,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實踐性教學內容源于真實工作任務、項目或工作流程、過程等。 2.教學手段與方法恰當,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專業教學落實“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實踐教學符合職業規范與科學嚴謹要求,結合實際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現文化育人、實踐育人,注重工匠精神培育。 3.教學活動與環境創設合理、規范,學生參與面廣,強調“做中學、做中教”,教學互動流暢、深入,能針對學習反饋及時調整教學。 4.教學考核評價科學多元、方式多樣有效。 |
A等 27~30 |
B等 22~26 |
|||
C等 17~21 |
|||
D等 12~16 |
|||
教學 效果 |
15分 |
1.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明顯。 2.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
A等 14~15 |
B等 11~13 |
|||
C等 8~10 |
|||
D等 6~7 |
|||
信息 技術 應用 |
10分 |
1.合理、有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拓展教學時空,改進傳統教學。 2.恰當運用優質數字資源、信息化教學設施開展教學。 3.能夠采集、分析和應用教與學全過程行為數據。 4.注重促進師生信息素養的提高。 |
A等 10 |
B等 8~9 |
|||
C等 6~7 |
|||
D等 4~5 |
|||
特色與 創新 |
5分 |
1.理念先進,立意新穎,方法獨特; 2.發揮技術優勢,創新教學模式; 3.具有較高的思想性、科學性與藝術性,有較大的借鑒和推廣價值。 |
A等 5 |
B等 4 |
|||
C等 3 |
|||
D等 1~2 |
|||
教師 基本 素養 |
15分 |
1.主講教師儀表端莊、語言規范、講解有激情、親和力強; 2.課堂組織嚴謹規范,展現出良好的師德師風、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功底,專業教師展現出良好的“雙師”素質; 3.回答問題聚焦主題、科學準確、思路清晰、邏輯嚴謹、表達流暢,充分發揮教學團隊優勢。 |
A等 14-15 |
B等 12~13 |
|||
C等 8~10 |
|||
D等 6~7 |
備注:每位評委獨立評分,所有評委總分的平均值為選手最后得分。競賽名次原則上按照選手得分高低排序。按獲獎總數不突破預定計劃的原則,總分相同時,依次按照教師基本素養、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應用、特色與創新得分高低排序。
附3
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制作要求
一、錄制軟件
錄制軟件不限,參賽教師自行選取。
二、視頻信號源
1.穩定性
全片圖像同步性能穩定,無失步現象,CTL同步控制信號必須連續:圖像無抖動跳躍,色彩無突變,編輯點處圖像穩定。
2.信噪比
圖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無明顯雜波。
3.色調
白平衡正確,無明顯偏色,多機拍攝的鏡頭銜接處無明顯色差。
三、音頻信號源
1.聲道配置
中文內容音頻信號記錄于第1聲道,音樂、音效、同期聲記錄于第2聲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說記錄于第3聲道(如錄音設備無第3聲道,則錄于第2聲道)。
2.電平指標
-2db—-8db,聲音應無明顯失真、放音過沖、過弱。
3.信噪比
不低于48db。
4.其他
聲音和畫面要求同步,無交流聲或其他雜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飽滿、圓潤,無失真、噪聲雜音干擾、音量忽大忽小現象。解說聲與現場聲無明顯比例失調,解說聲與背景音樂無明顯比例失調。
四、視頻壓縮格式及技術參數
1.壓縮格式
采用H.264/AVC(MPEG-4Part10)編碼格式。
2.碼流
動態碼流的碼率為1024Kbps(125KBps)。
3.分辨率
(1)采用標清4:3拍攝時,設定為720×576;
(2)采用高清16:9拍攝時,設定為1280×720;
(3)在同一參賽作品中,各機位的視頻分辨率應統一,不得標清和高清混用。
4.畫幅寬高比
(1)分辨率設定為720×576的,選定4:3;
(2)分辨率設定為1280×720的,選定16:9;
(3)在同一參賽作品中,各機位的視頻應統一畫幅寬高比,不得混用。
5.幀率
25幀/秒。
6.掃描方式
逐行掃描。
五、音頻壓縮格式及技術參數
1.壓縮格式
采用AAC(MPEG4Part3)格式。
2.采樣率
48KHz
3.碼流
128Kbps(恒定)。
六、封裝格式
采用MP4格式封裝。(視頻編碼格式:H.264/AVC(MPEG-4Part10);音頻編碼格式:AAC(MPEG4Part3))
七、其他
1.視頻和音頻的編碼格式務必遵照相關要求,否則將導致視頻無法正常播出,延誤網絡評審,影響比賽成績。視頻的編碼格式信息,可在視頻播放器的視頻文件詳細信息中查看。視頻編碼格式不符合比賽要求的,可用各種轉換軟件進行轉換。
2.視頻和音頻的碼流務必遵照相關要求。按要求制作的視頻,教學設計講解視頻為10分鐘,文件大小不超過100M;課堂教學實錄視頻35-45分鐘,文件大小不超過500M;碼流過大的視頻,播放時會出現卡頓現象,延誤網絡評審,影響比賽成績。
3.比賽采取匿名方式進行,禁止參賽教師進行市州、學校和個人情況介紹,參賽視頻切勿泄露相關信息。
附4:
2019年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教師職業能力比賽課堂教學賽項報名表
姓名 |
|
性別 |
|
年齡 |
|
職稱 |
|
||||||
學院名稱 |
|
電子郵箱 |
|
||||||||||
聯系電話 |
|
身份證號 |
|
||||||||||
參賽作品 |
|
所屬專業大類 |
|
||||||||||
課程名稱 |
|
||||||||||||
教材版本 |
|
任教專業 |
|
||||||||||
創作說明(包括創作思路與作品特色等) |
|
||||||||||||
團隊成員 排序(主講教師應為 第一完成人) |
序號 |
作者姓名 |
部門名稱 |
任教課程 |
|||||||||
1 |
|
|
|
||||||||||
2 |
|
|
|
||||||||||
3 |
|
|
|
||||||||||
作品安裝 運行說明 |
|
||||||||||||
說 明 |
是否保證您所報送的作品無任何版權異議或糾紛 □是 □否 簽字: 年 月 日 |
||||||||||||
二級學院 推薦意見 |
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
||||||||||||
附5:
2019年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教師職業能力比賽
課堂教學賽項報名匯總表
聯系人: 電話: 電子信箱:
序號 |
負責人 姓 名 |
學院名稱 |
所屬專業大 類 |
課程名稱 |
參賽作品名稱 |
手 機 |
郵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備注:表格中內容均須按規范要求正確填寫
- 上一篇:關于成立“雙一流”建...
- 下一篇:湘教資辦字〔2019〕1...